或许,食物才是诉说城市的最好语言。
找个地方喝茶吃饼,消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再找美食。
设计师连君仿佛看透我的心思,“老师,刚好惠州兄弟拿了南昆山的山货过来,去小洲村看看我们的艺术会所吧。”
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附近的办公楼出来,过土华村,直抵瀛洲生态公园,在小洲艺术区水果市场天桥底下300米处泊好车。左拐,沿着错综的巷陌,穿过瀛水桥,3分钟步行便到了简氏宗祠旁的“精气神”美食+(南粤印社旧址所在地),这是由几位艺术家众筹的美食艺术主题的会所。
小桥流水旁,古木掩映下,一幢两层的红砖小楼,透出一种娴静儒雅的气韵。门口左侧的火猴(斗战胜佛)雕塑平握铁棒,盘腿而坐,气度从容。选此形象,应该是取其“善义修身”之意;亦取义“火候已到”吧,因为我总认为火候是味道的标签。右侧墙壁上,瓦煲和煲盖随意镶嵌,形成的水景涓涓细流,荷叶摇曳。
室内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息,装饰与摆设多与书法和漆艺有关,不仅装修风格儒雅时尚,功能设置上也充满了跨界气息。墙上大片的朱红、大片的黛墨漆画,镶了朱红边线的黑色漆桌摆着玲珑别致的漆碗。漆画家叶志豪老师全手工制作的作品,仿佛把消逝了的大漆时代带了回来;艺术家手工纸制的筒灯雅致柔和,插花简洁禅意;周树坚等名家的书法篆刻作品隽利厚重,三者在空间布局上呈层次之美。细看周老师中国画的金鱼,造型意趣,如一群顽童在追逐玩耍,笔笔有金石之味。室内挂有不少《爨宝子》碑体书法,更值得细看。鲜嫩的芭蕉叶上摆放的茶点、水果,茶具,精致美艳得不忍心碰它们一下。
青砖,以及小洲村民从旧屋拆下来的雕花窗棂、旧木门木板等,虽然元素古朴,但在这里却被演绎成了一种另类的时尚。显而易见,室内设计是资深设计师连君的又一手笔,信手拈来,道法自然。
玄关处的壁影马头梁柱,透着古拙;天井处的藏龙,散落的印石,颇具匠心。很惊喜,在这里竟然看到著名书法家秦咢生的篆刻作品,见识了何谓笔力沉雄、朴厚古茂。错落摆设的汉石汉印、陶罐青花、木雕木器,更增加了这里的文化厚度。
二楼沿袭了楼下的气质,大房间里布置着长长的书画漆桌、古木椅,国画和漆画分挂不同的墙面。“纵横大野,顾盼非常”的朱漆金联,高耸椅背上篆刻的“福”字,衬托出官帽椅的稳重。漆艺打造的茶桌,黑漆的桌面,有朱红祥云点缀,金色的造型曲线气象汇流。桌上镶嵌的金、银、锡、蛋壳、贝壳、石片我已分不清了,只觉得围着如此复杂工艺的茶桌喝茶,一边欣赏书画藏品,一边和朋友聊天,打扰二楼一个下午的清静是淡淡的幸福。旁边的露天茶室,疏竹茅窗素月,入夜又将会是另一番的闲情吧。
水乡、美食、艺术,彼此的独特气质相融合,使“精气神”颠覆了文艺和餐饮不相融的印象,呈现了一场美食与文艺融合的盛宴。美食+,主要+书法漆艺,可以+藏品、插花、室内设计,也可以+交友、创意、展览,他们正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。
茶色渐淡,我们下楼到村里走走。
岭南水乡的古韵遗风
小洲村,始建于元末明初,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,由珠江流域冲积形成,面积达6000多亩,境内河涌长达10公里,是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。这里四面环水,河网纵横,古称“瀛洲”。村民世代以种果为生,果树成片,瀛洲生态公园与附近的果林共约20000亩。
走在村落里,随处可见参天古树,几百年树龄的老龙眼树、古榕、红棉树等郁郁葱葱,浓荫蔽日;河道环绕,巷巷相连,房子沿河而建,村民枕河而居;河中停泊着小木船,河水经年累月拍打着古码头;在河水比较清的地方,仍然有人端着盆子,蹲在岸边洗衣服。
好一幅小桥流水、灰垣素瓦人家的岭南水墨画。昔日瀛洲八景中的“西溪垂钓”“古渡归帆”和“翰桥夜月”的景色依稀可辨。
小洲村属于同族居住,村中95%的村民都姓简,而简氏宗族的祠堂,竟多至十几座,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始建于明朝年间的简氏宗祠。简氏宗祠也叫“嘉告堂”,是小洲村简姓始迁祖的合建宗祠。
据《粤东简氏族谱》记载,简氏的远祖可上溯至春秋时期。族谱记录了著名的珠玑巷南迁这一历史事件。公元918年,简家子孙简文会高中状元。族谱这样记录他的光辉事迹:“累官至尚书右丞相,才华超群,性耿不阿,为官清廉,甚有政声。”他的后人遍布南粤各地,小洲村简氏也是他的后人。
简姓始到小洲村是在明朝洪武元年。简东源及侄孙简西溪先后入小洲村教书定居。两人的后人为了方便排辈,分东源派和西溪派。“嘉告堂”为西溪派创建,占地13亩,共有99道门,取其长长久久之意,寓意简氏世代以传道授业为主业。简氏为书香门第,在这里传宗接代,人丁兴旺,逐渐成为村中大户。书香门第的宗族传统逐渐形成了简氏宗族的书斋文化意象。
简氏宗祠大门门中有门,顶天立地的一对黑底描金大门神,足有两层楼高,人进人出,脑袋都得从门神脚下过。宗祠呈前堂后殿廊院式布局,中路深四进,各进之间以天井相隔。
祠堂头门两侧有高大威猛的石狮石鼓护卫,门墩上石刻精美,两边的仪门则直通青云巷和白虎巷。中堂高8米,梁柱无繁复的装饰雕刻,端庄秀丽;山墙、马头、屋脊上均饰有砖雕,纹样造型手法简洁,大气古朴。整座祠堂用青石板铺地,青砖砌墙,瓦面分二层,底层用衬瓦,上层用几件厚瓦砌成,至今仍保存完好,地上不见漏雨生苔。虽历经沧桑,但简氏宗祠恢弘的气势丝毫不减。
周末,旁边的屋里有许多老人在听戏喝茶,优哉悠哉,依然保持着几百年来的习俗,还原一种历史的古旧感。看看墙上“松风水月皆诗意,云影秋山尽画禅”的楹联,自有一种闲静淡泊的心境。
小洲村中还有一座修建精致的司马府第,相传是明朝的卿官司马,即修建村内翰墨桥的主人的宅第。府第,只有“登第”成名后,获得当朝皇帝恩准下旨才能修建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在文化还不发达的岭南,小洲村已有较好的读书治学的人文环境。翰墨桥是小洲村几十座石桥中唯一有石护栏的古石桥,用料上乘,至今仍保持完好。
除了古祠古屋古桥,小洲最让人瞩目的是蚝壳屋。这些有着五六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达百余间,见证着岭南曾经的沧海,如今大部分已被拆毁,仅剩3间。蚝壳墙厚达60厘米,可防潮,冬暖夏凉,坚固耐用。凹凸不平的墙面,极具线条感和雕塑感。
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水泥房屋已经成为村内主流。但明、清、民国期间的建筑,依然保存了不少。阡陌交错间,随便跨过的一口古井都有几百年的沉淀。
村中艺术家的工作室、画室、书社、雕塑室随处可见,这些地方又成了游客探访的“风景区”。古朴的村落,饱含着丰富而纯粹的艺术气息,在广州这个繁华的都市中,显得鹤立鸡群。
艺术会所的工匠精神
上世纪90年代早期,关山月、许钦松等10多位艺术家聚居在这里,形成了艺术家村落。后来,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聚集于此。随着毗邻的大学城正式投入使用,以高考培训为主的画室进驻。近10年来,几乎每年均有近万名艺考生进驻小洲村,“艺考红利”的大“蛋糕”促使小洲村民纷纷拆旧建新,以求自己 “一亩三分地” 的出租达到价值最大化。
对此,这几位70后的艺术家无不惋惜。他们决心趁着水乡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洪流所淹没,要把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。连君带着他的设计团队在村子蹲守,收集旧屋拆下的砖头梁柱窗花等物件,精心设计,然后把它们再现于“精气神”的室内设计里。他认为,只有文化才能让建筑“活着”。
叶志豪思考更多的是日渐式微的漆器何去何从。是呀,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大漆的国家,从河姆渡“朱漆木碗”算起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,但因工艺繁杂,成本高,漆器已退缩于寻常目光触及不到的地方。叶老师遵循着一件工艺品多达四五十道甚至100多道工序的手工制作,精雕细琢。
媒体人信兄不遗余力拍摄、推介包括小洲在内的美食,挖掘舌尖上的粤府饮食文化。他们在艺术和工艺之间徘徊着、探索着,都在试图寻找合适的落脚点,期待传统工艺、传统文化和艺术被挖掘重生。在这点上,他们一拍即合。
如今,海珠区分期对小洲村的古村落及古屋等展开保护,挖掘小洲村的传统历史文脉。说到这,他们显得很欣慰。
这时,电话急召,回来试菜!
回到“精气神”时,新鲜出品的美食摆满了一桌。
惠州的亮兄要请大家吃客家菜。他不但带来了家乡山货、野菜,还带来了他的厨师。他说,没有本帮的厨师,做不出地道的菜品。这既是美食家对菜品的至臻要求,也是他对朋友兄弟的真情所在。
叶老师说,无论脚步多么的匆忙,总有一种味道,以其独有的方式,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。
不过,配套的餐厅,不是艺术会所谋生的手段。艺术会所,根本目的在于交流,以轻松自如的艺术沙龙形式迎接艺术爱好者。原来,食物、艺术、文化才是诉说一个地方的最好语言。
美食+,绝非简单的叠加。就如我,随心随性,走进小洲,感受岭南水乡的古韵遗风;探访艺术会所,在艺术的空间里品美食,与偶遇的美食家、艺术家把盏谈美食,谈创意,听听漆画制作、书画摄影、室内设计等跨界的故事;体会到艺术家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和传承,收获满满。